營養型保養品怎麼選?精華液與乳霜的正確使用順序與挑選建議|又橙專業美學

營養型保養品怎麼選?精華液與乳霜的正確使用順序與挑選建議|又橙專業美學

營養型保養品怎麼選?精華液、乳霜使用順序與膚質搭配指南

💬「我已經很認真擦保養品了,為什麼皮膚還是乾乾的?」
💬「朋友推薦我一瓶很有名的精華液,我用了卻沒有感覺?」

這些疑問,是我們在服務客戶時最常聽到的。
許多人在挑選保養品時,容易被品牌、價格或廣告吸引,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則——保養品的效果,來自於「是否適合你當下的膚況」。

今天這篇文章,將帶你重新認識「營養型保養品」,並提供挑選、使用順序、搭配方式與使用劑量的建議,幫助你建立更有效率的保養思維。


✅ 什麼是「營養型保養品」?

保養品大致可分為四類:

  • 清潔類:卸妝油、洗面乳、化妝水

  • 基礎保濕類:乳液

  • 營養調理類:精華液、安瓶、滋養霜、機能性乳霜

  • 防護類:防曬、隔離霜

其中,「營養型保養品」主要指含有額外滋養成分的產品,例如:

  • 維他命衍生物

  • 植物活性成分

  • 胜肽

  • 玻尿酸

  • 神經醯胺

這些成分能協助肌膚補充水分、舒緩乾燥、提升保護力,讓膚況維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。


🌱 營養型保養品的黃金吸收時機

最佳使用時機是:清潔後 3~5 分鐘內
此時角質層含水量較高,能讓有效成分更好地滲透。

📌 一般建議的保養順序:
清潔 → 化妝水 → 精華液 → 乳液/霜 → 防曬(白天)


👩‍🦰 不同年齡層的保養方向

皮膚需求會隨年齡變化,以下提供簡單參考:

年齡層建議方向注意事項
20歲以前基礎保濕+防曬即可避免油膩型營養品
25~30歲加入維他命C、玻尿酸等機能保養精華質地建議清爽,避免悶痘
30~40歲抗氧化、緊緻、潤澤型精華白天與夜間需求不同
40歲以上修護、滋養型(胜肽、植物油)不一定濃度高就更好,需看膚況耐受度

🧴 營養型保養品的挑選原則

選購前,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

  1. 我的膚況是什麼?
    缺水?泛紅?暗沉?痘痘?
    👉 根據狀態選擇保濕、舒緩或控油類型。

  2. 我的生活環境與作息?
    熬夜、壓力、冷氣房、長時間日曬?
    👉 建議加強抗氧化與保濕。

  3. 我的膚質耐受度?

    • 敏感肌:成分單純、無香精、避免酒精

    • 油性肌:避免太厚重的滋養型精華


💡 精華液≠越貴越好,也不是天天都要用

很多人誤以為「高價精華一定更有效」、「擦越多越快吸收」。其實不然。

📌 使用建議:

  • 頻率:依膚況調整,穩定期可早晚使用;不穩定時建議夜間或局部為主。

  • 用量:一次 1~2 滴管足夠全臉,多擦反而容易殘留。

  • 順序:由清爽到滋潤,避免厚重產品阻礙吸收。


👩‍⚕️ 專業觀察:最適合的保養品來自「對的選擇」

許多肌膚困擾,其實不是產品本身不好,而是「挑錯產品或用錯方法」。
與其花錢亂試,不如透過專業諮詢,依照膚況與生活習慣做客製化調整,能更快找到適合的組合。


🎯 結語:保養是溫柔的日常累積

把營養型保養品想像成「給皮膚的日常補給」。
它不是魔法,而是透過日積月累,讓肌膚更有底氣面對環境與年齡變化。

✨ 選對適合自己的營養保養品
✨ 用正確的方式、順序與用量
✨ 定期觀察肌膚、做微調

這就是讓保養真正發揮價值的關鍵。

📩 想知道適合你的營養保養組合嗎?
歡迎私訊我們的 LINE 官方帳號 (@yu_cheng)
讓我們依照你的膚質與生活型態,提供客製化的保養建議清單。